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高等学校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中的任务与责任

高等学校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中的任务与责任

摘要:本文在强调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高等学校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中的任务与责任,并且指出高校应以意识形态建设、教学建设、科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社会服务为着眼点,为提高文化软实力作贡献。
关键词:高等学校;文化软实力;意识形态;教学科研;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服务

一、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八大、中国作协七大上的重要讲话中,使用了“国家软实力”的科学概念,提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任务。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了“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任务。这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新阶段对于提高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高度重视。
在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集中表现为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世界各国都被置于这场马拉松式的竞争之中。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由多元的复杂的要素构成,但就其构成要素的内容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而言,可以划分为国家硬实力和国家软实力两大部分。笔者认为,经济力、政治组织力、军事力、外交力等属于硬实力;意识形态及其指导力、科技力、教育力、狭义的文化力、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等属于软实力,它们可以在广义上统称为文化软实力。勿庸置疑,文化软实力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硬、软两种实力都必须增强,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水平,从而在国际上赢得竞争。
但是,一些身在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囿于国内市场经济环境,缺乏国际视野,综合国力的意识不强,不懂得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不能自觉地将本职工作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联系起来,这不能不说是在认识上的一种缺失。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就明确告诉我们,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人民文化精神生活的需要,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需要,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也是我国高等学校应该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高校要为提升文化软实力作积极贡献
党的十七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定了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并且站在当今时代的高度和我国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进行了战略部署。
目前,全国拥有一千多所各级各类普通高等学校,它们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支重要力量。高等学校是承担我国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部门,是传播、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它有义务也有责任担负起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任务,它所拥有的丰富教育资源也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积极的贡献。但关键在于:(一)高校的领导者和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提高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认识,找准自己的方位,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二)要弄清楚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明确当前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任务和具体部署及其对高校的要求;(三)要结合各高校的学科专业、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积极承担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课题,发挥优势,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我们相信,只要认识到位,精神振奋,规划科学,工作扎实,全国高校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是会大有作为的。
三、高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几个着眼点
1.意识形态建设
作为思想文化观念的意识形态,是国家文化的顶层、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我国高校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中的首要任务,是在学校教育中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当代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广大师生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当今意识形态差异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情况下,要在保证马克思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同时,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由校园向社会辐射,主动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2.教学建设
教学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加强教学建设是高校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这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条件。高校要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质量观指导教学建设。要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先进教学模式,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学科群优势,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办出特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使我国高等教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国际间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赢得竞争的关键不是规模和数量,而是教育的质量和人才的质量。质量才是真正的实力。
3.科学研究
高等学校是我国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开展科学研究也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研究成果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科技力,为提升整体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高校的众多学科专业及教师和研究人员,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站在学科前沿,积极承担经济发展中提出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承担重大攻关项目,借鉴和利用世界最新科技成果,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科研方法,在某些领域抢占制高点,拿出具有我国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既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又培养一批拔尖人才。综合性大学和设置有文科专业的高校,要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共同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正确的战略选择。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在国际竞争中高素质人才是决定性因素。高校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以向国家输送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己任。在当今国际国内环境下,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都会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程度反映,因此,高校应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要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途径,使当代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具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只要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风尚在广大大学生中得以内化,就会升华成一种文化软实力,进而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5.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三大职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之一。全国高校通过各种途径和各种形式,例如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和社会人员,开设社会化选课系列课程;举办成人学历教育;开办专业技术培训班;实行联合办学;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远程(网络)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发展校办文化产业,支持社会文化产业等等,将高校的教育教学功能扩展和延伸到了全社会。这些举措,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发展国家文化产业,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高校为提升整体文化软实力应该做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人民日报理论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重大问题解析.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
[3] 聚焦十七大报告中的“软实力”.科技智囊,2007(11).
[4] 叶南客.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的新辉煌.构建和谐文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导向.南京社会科学,2007(12).
[5] 大力推进文化建设 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10).


TAG:高等学校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中的任务与责任

在线客服

010-5165158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00852-6887431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